老吴聊景观+首发!“贝聿铭:人生是座园林”
前段时间,上海举办的“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大展”,吸引好多人去看。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真正贯穿贝聿铭一生的,不是钢筋水泥,而是一座座虚实相生的——园林。
前段时间,上海举办的“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大展”,吸引好多人去看。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真正贯穿贝聿铭一生的,不是钢筋水泥,而是一座座虚实相生的——园林。
说起来有点意外,严幼韵这一生的转折点,竟然是从一次战争失踪开始的。
2025年9月5日下午,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UAD)与杭州英蓝中心联合主办的《镜子里的香积寺——致敬贝聿铭,纪念贝建中访问杭州英蓝2周年》展览开幕式在英蓝中心画廊街C1隆重举行。适逢第八届杭州国际日,本次展览汇聚了来自多个国家的使节、建筑与文化界专家学者
李菁 贾冬婷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一部由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基于实地采访和丰富史料写成的传记,呈现贝聿铭作为建筑师和文化跨越者的一生。作者通过走访贝聿铭的家人、助手与项目参与者,还原他的建筑人生和作品诞生背后的思潮、挑战,尤其关注贝聿铭
当地时间2025年9月4日,巴黎M&O国际家居展在北郊维勒班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全球家居设计领域的顶级盛会,本届展会持续至9月8日,吸引58国2122个品牌参展、逾6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展会焦点,是中国设计师张建民与光华基金会以及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携
当地时间2025年9月4日,巴黎M&O国际家居展在北郊维勒班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全球家居设计领域的顶级盛会,本届展会持续至9月8日,吸引58国2122个品牌参展、逾6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展会焦点,是中国设计师张建民与光华基金会以及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携
然而,在苏州,却有一个家族延续至今整整17代,长达600余年,财富、声望、学识,从未中断。
展览定在4月26日(贝聿铭的生日)开幕,前一天媒体随策展人在整个6000立方米的“建筑”空间摩肩接踵走完全程;6月中旬采访贝聿铭三子贝礼中先生,依循他对父亲的追忆,我又细细观摩了一遍,在移步换景的“时间长廊”回望贝聿铭的传奇“人生”;7月底撰稿前,有了大量文本
作为今年夏天上海现象级展览之一,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与M+联合主办的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展已进入展期最后一周。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馆内一楼的大阶梯上座无虚席。
2025年4月26日至8月10日,“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展览在上海举行。在展览的六个板块中,贝聿铭之子贝礼中最喜欢的是第三板块“艺术与公共建筑”,因为它展示了贝聿铭如何将艺术、建筑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人们愿意花时间在此驻留”的空间。
香港文化旅游地标西九文化区于6月在上海举办的“2025上海西九文化周”圆满落幕,西九与上海六个著名文化艺术机构及场地携手呈献七大文化艺术节目,至今吸引逾30万人次通过现场或线上方式参与,其中包括两地文化艺术界领袖、艺术家、文艺爱好者、 学生和市民。
看建筑展定然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展。建筑本就是应用性极强的一门学科,涉及数学、物理学、土木工程学、图像学和材料学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可能“美”是最后一个才要考虑的因素。而在一栋建筑诞生之前,它的“胚胎”也很重要——手稿、地图、设计图纸(包括各种方案)、测量图纸等
🎁逛展像拆盲盒,从早期手稿到卢浮宫金字塔模型,看着建筑从图纸里 “长” 出来,贝老把光影和几何玩出花,每个空间都藏着对 “美” 的极致追求
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中国大陆的首个大型回顾展,展陈精选400余件珍贵藏品,涵盖建筑草图、实体模型、历史照片、影像记录及文献档案,多件展品系首次在内地公开展示,建筑爱好者不能错过!
上海西九文化周18日正式在沪开幕。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当天在上海出席相关活动时表示,“西九”是香港的文化品牌(IP),期望与不同范畴的知名IP合作联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展出的“阿尔瓦罗·西扎的档案”(6月5日-9月7日)是迄今为止亚洲最大规模的西扎个人回顾展。策展人安东尼奥·乔彼纳10岁起就与西扎相识,近日他接受了《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的专访,他表示,建筑不是出于建筑师一时的美学冲动,对西扎来说
当时我收到了一封来自Aric Chen的邮件,他是M+博物馆的建筑首席策展人。我原本以为他只是想找我要一些我父亲的资料,但实际上,他是想和我父亲见一面。因为Aric有一个想法,想为父亲策划一个关于他人生的展览。
与贝老见面之前,曾听不少居住在纽约、与先生有往来的前辈说,贝聿铭先生虽然久居西方,却始终保持儒家风范,待人谦逊,精明中依然透着诚恳,身段柔转,擅长用迂回婉转手法,理清复杂的关系网络,摆脱困境,抵达成功的彼岸。
首先鸣谢李克先生对罕见资料的寻找和发现。原文最后一次编辑于6月9日,本题头为【千粉特辑】,现不再重新编辑,稍加增改后,便发布,否则各种残文断篇难以整理。
日前,“贝聿铭:人生如建筑”特展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为我们勾连起了贝聿铭与上海之间的联结。上海,是贝聿铭建筑梦的启航之地。1927年,10岁的贝聿铭随家人从香港来到上海,直到1935年赴美留学,这八年间,贝聿铭主要居于上海,偶尔去苏州,穿梭于具有特定历